安糧控股黨支部微黨課系列--安糧控股優化內部管控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案例
發布時間:2020-04-08
2019年5月3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,“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完成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結合起來,同做好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、保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,同黨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結合起來,使黨員干部煥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、干事創業的實際成果?!苯Y合公司情況,中心工作就是,做強、做優、做大國有企業,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,讓員工享有更多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滿足感,實現安糧高質量發展。圍繞公司的中心開展工作,這就必需不斷優化公司內部管控和業務流程,提高管理效率,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。怎么做呢?
一、公司戰略引領,頂層設計
從戰略層面規劃公司未來的目標和方向,2008-2013年、2014-2020年及2019-2023年規劃,公司連續制定實施了三輪戰略規劃。戰略規劃、戰略制定的過程就是,剖析企業外部環境——知道公司所處的位置;了解公司內部優勢和劣勢——知道公司是誰;明晰公司未來目標及方向——要往哪里去……。通過實施總體規劃和各板塊戰略,每個業務單元清晰自己的定位、未來方向和目標,公司業務因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,2019年公司進出口額超過17億美元、營業收入超過320億元人民幣。
得益于“大商品戰略、產業鏈戰略”,公司2019年進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大商品已有6個,其中:芝麻31442萬美元,菜籽油26306萬美元,凍肉禽17251萬美元,電解銅13463萬美元,棕櫚油11465萬美元,魚粉11085萬美元,這6大商品進出口額合計約11.4億美元,占比達到公司進出口總額的64.84%。得益于“大客戶戰略”,建工大客戶合作數量不斷增加,公司開發了碧桂園、復星地產、華夏幸福、新城控股、恒大、綠地等房企,已與超20家全國百強房企建立良好合作關系;大客戶合作規模不斷提高,“十三五”以來,公司與大客戶簽訂的合同額累計約443億元,占此期間合同總額的71%,為公司建工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二、不斷優化調整內部管控體系
為配套戰略實施、實現各個年度的目標,不斷優化調整內部管控體系,不斷完善修訂制度,重點做好以下工作:
(一)組織架構
合理設置內部職能機構, 強化職能管理和服務,減少管理層級,提升效率,2018年集團、控股職能部門進行了合并。
(二)制度保障
制定完善“三重一大”制度、業務管理制度、合同管理制度、授信管理制度、建工及貿易內控手冊、審批管控權限制度等。
(三)目標管理
在戰略規劃的基礎上,制定三年經營目標,進行層層科學分解,層層簽訂目標任務書,為年度計劃的完成做好鋪墊。
(四)運營管理
建立運營分析管理制度,通過業務審批、合同審核、客戶核查、運營分析,適時召開業務專項專題會、職能條線例會、經營分析會議、財務運營分析會議等,定期總結、運營分析,協調、督促、落實、解決經營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,確保達成年度目標。
(五)預算管理
通過年度預算、滾動預算、跟蹤、分析、調整,反饋預算執行進度、執行差異及其對預算目標的影響,促進公司整體經營目標的實現。
(六)信息化平臺
有效運用業務、財務、倉儲、運營一體化ERP信息管理平臺,固化業務審批流程,執行、跟蹤、監管、反饋、優化,實現信息共享,如業務的審批、執行。2019年新上線的泛微OA系統,實現手機端移動審批,進一步提高了辦公效率,如經營方案的審批。
(七)審計監督
加強內部審計監督,及時糾偏。
(八)績效考核
建立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,助力公司良性發展。
三、業務風險管理的具體做法
(一)注重事前風險防范
首先,強化業務一線人員的風險意識。讓業務人員了解公司的戰略方向,比如在開發巿場、謀劃業務初始,首先考慮是否符合公司的戰略;讓業務人員熟悉公司的制度及公司的風險偏好,比如公司的內部授信管理制度,原則上只對國有企業、上市公司,一般不對民營企業授信,業務初始就要求做好客戶的篩選和保證措施;要求業務人員主動梳理風險及其應對措施。
其次,積極發揮職能部室的風險防控職能和聯動作用。運營、財務、國結、法務、物流等職能部門各司其職,進行風險提示和管控,協同業務人員把控第二道防線。賒銷、預付的信用風險事前管理措施有:客戶信息核查、信調報告,以及內部授信管理等;市場風險事前管理措施有:價格風險轉移,風險分擔、額度控制,基差交易、套期保值等;操作風險事前管理措施有:業務方案,操作流程,操作手冊。
(二)做好執行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和預警
執行過程中,各部門協同聯動,如發現偏差或風險,及時預警,如庫存、應收賬款、預付賬款等出現逾期,及時風險預警、控制,督促、會同業務人員進行應對解決,有效督促一線業務人員,及時了解客戶經營動態,迅速反應,避免出現大的風險。
(三)優化審批及風險防控并對業務方案和內部授信進行年審
重點業務(或新業務),開展前,要求業務必須制定詳細的經營方案,報批后執行。經營方案詳細內容包括不限于業務背景、風險及應對措施、預期收益,經業務與職能部門共同梳理風險點及管控措施,全面形成共識后,高效執行,提高效率。
每年年初或者一個經營周期完成時,要求業務部重新梳理、更新業務經營方案,通過不斷的業務梳理,向行業領先者學習,創新、優化現有業務模式,形成自身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。
對重大項目和操作復雜的業務,形成專項內部操作手冊,并不斷更新優化,如銅精礦、電解銅操作手冊等。重新梳理的方案報批后,進入下一輪執行,不斷促進業務步入良性循環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總而言之,正如浙大韓洪靈教授所說,內部控制貫穿企業所有活動,從企業文化,到企業戰略,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,執行內控就是執行戰略,戰略與內控是一體的;內部控制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安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。